诚信指数 14
一站通留言 客户留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收藏此网站
首页
企业介绍
资质荣誉
供应信息
企业新闻
招聘信息
企业名片
客户留言
search 搜索网站中其它产品:
南京卓派商贸有限公司
南京特战军品
您现在的位置:南京康斯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企业新闻
 
企业新闻
新材料发展抓住新机遇|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发展
发布日期:2011-10-12

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新材料在支撑整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保障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加快推进材料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先进结构材料、功能材料和复合材料,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新材料的黄金增长期即将到来。  

  产品向高端需求发展  

  化工新材料产业是化学工业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如今,产业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化工新材料产业提供了市场空间。今后,该产业的发展一方面需提高市场自给率,另一方面需扩大产值规模。  

  “十二五”期间,我国化工新材料产值规模将达3498亿元,年均增长率约为16%,国内市场自给率将提高到大约81%。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院长史献平在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化工新材料发展交流会上透露。    

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  

  材料先将基础做好  

  目前,国际上先进的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正向着制造技术先进化、低成本化、材料高性能化、多功能化和应用扩大化的方向发展。而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不仅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材料,还是提高建筑工程安全性和节能经济性的有效手段,甚至也成为带动传统产业升级的途径。  

  近日举办的中国国际化纤会议上,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再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10)》中曾提出要重点研究开发满足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发展需求的高性能复合材料及大型、超大型复合部件制备技术;《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也提出了“提升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发展水平”的具体目标。参照目前国内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与会人士认为需进一步加大对该领域的研发和投入力度,推进国内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的发展。  

  据了解,高性能纤维包括有机高性能纤维和无机高性能纤维,与普通纤维相比,高性能纤维具有质量轻、强力高、耐冲击、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其中,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已经成为先进复合材料的主流增强体。据了解,欧美等国家一直将复合材料技术列为国家关键技术和国防关键技术予以优先发展,谈到目前国内高性能纤维产业的发展现状,中国科学院化纤研究所相关研究人员认为,基本可以概括为作用重大、规模较小、技术创新难度大及全球市场被日美垄断等四点。 目前,发展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首先是若干关键科学问题模糊不清,直接导致纤维和复合材料的性能不稳定、成本居高不下、应用无法拓展等问题。二是高性能纤维品种单一、产量小、应用面窄。比如,碳纤维材料种类单一、高端碳纤维品种缺乏、自主品牌系列建设进展缓慢。三是先进装备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针对上述问题,在纤维研发方面,应加强新配方、新工艺、新方法等原创性研究和探索,突破国际专利保护壁垒;在复合材料方面,国际专利保护重点已由制造领域向应用领域转移,应用技术和行业发展日新月异,新的应用领域可以说为国内和国外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均等的机会,国内产业发展应加强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知识产权保护,争取国际话语权。   

有色金属新材料——  

  合金材料占据主流  

  在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对即将发布的《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解读中透露,“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实施新材料十大工程,其中包括了高强轻型合金材料专项工程、稀土及稀有金属功能材料专项工程、先进电池材料专项工程等,这些将是有色金属新材料施展才能的舞台。  

  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高端装备结构材料、特殊功能材料……在国家鼓励发展的新材料产业重点方向中,有色金属新材料占有重要地位。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铝业公司主办,北京安泰科信息开发有限公司承办的“2011中国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发展峰会”上,也透露出有色金属新材料的一些发展动向。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


南京康斯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南京江宁东山街道后潘村7#   
联系人:胡小姐   电话:15150647480   手机:15150647480   
技术支持:一比多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5000175号
<%---站点编号 ----%> <%---页面编号 ----%> <%---页面参数1 ----%> <%---页面参数2----%> <%---页面参数3 ----%>